长者模式
退出长者模式

大丰区扎实推动文化惠民工程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4-08-16 15:39 来源:大丰区政府办公室 字体:[ ]

近年来,大丰区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各类文艺精品持续“出圈”,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大丰区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构建互通互联、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切实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备、覆盖城乡的区镇村三级联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区级层面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锡剧团、影剧院、电影站等各类文化单位,镇级层面12个镇(街道)文广服务中心均建成国家等级站,村级层面26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到省“八个一”建设标准。

重点围绕锡剧团改革和“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持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推动出台《大丰区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方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创新剧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政策协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内生动力;依托丰富文化空间和资源,先后打造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明德书院、卯酉书局、三龙镇文广服务中心、大桥镇文广服务中心、大中街道文广服务中心、白驹镇狮子口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9个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辐射范围不断拓宽,市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便利。

群众文化活动持续丰富。大丰区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围绕“铁军魂盐城红”“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常态化组织开展了新春民俗文化巡游、“百姓星光大舞台”、送戏下乡、群众文艺调演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其中“百姓星光大舞台”公益性文艺演出的观众累计超20万人次,并获全省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区图书馆的“文化共建共享阅读互通互融”入选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2023年,全区共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展览、培训讲座等文化惠民活动1835场,服务总人次达585.49万,人均达9.08次,“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高质量考核结果全市第一。

不断加强新文艺群体和民间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在实践中将文化惠民与文旅发展有机结合,与荷兰花海、恒北村、920街坊等景区街区合作,为郁金香文化旅游季、梨花文化季等活动添色增彩。同时,通过组织举办各类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催生了近200支群众文艺团队,成员3000余人,“老顽童”组合、南山艺术团、海棠旗袍艺术团等在省内已有一定知名度;京剧票友协会、丝韵民歌民乐艺术团、海棠旗袍艺术团、锡梅协会、悦诚歌舞艺术团、戏曲协会、芳韵舞蹈队、淮剧艺术协会、乐舞飞天舞蹈艺术团等9支团队被命名为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

文艺精品创作有序推进。大丰区不断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对“写大丰、画大丰、唱大丰、演大丰”的重点作品、重点项目、重点活动予以资金扶持,形成良好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机制。加强与文艺名家交流合作,在920街坊设立了“陈澄戏剧工坊”,进一步繁荣全区戏剧舞台。避免文化服务的同质化,大丰区充分运用优势文化资源,深挖本地的文化符号、历史沉淀、地域特色等内涵,精心打造《大先生》《旗正飞扬》等一批展现时代特色和大丰印记的文艺作品。2021年以来,共有31部作品获国家级奖项,50部作品获省级奖项,组织创作剧本100余部,多部作品获省艺术基金大型舞台项目资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