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蓄着阔步前行的力量,汇聚着新质生产力的星火,迸发着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今年以来黄海新区坚持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的发展理念,积极培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探索打造零碳产业园区,打造绿色生态样板,逐梦新发展思路,点燃项目建设的强引擎,奋力展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作为,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持续减碳增绿 焕发产业发展“澎湃绿能”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兰德森材料科技(盐城)有限公司正涌现一股绿色发展浪潮,采用全球领先的碳化硅烧结设备和工艺,掌握国际前沿的纳米级膜分离、尖端材料烧结等技术,其中碳化硅重结晶过程控制技术全球首屈一指,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
“碳化硅具有耐腐蚀、耐高温以及极强的捕获碳烟超细纳米微粒能力等特点,应用于燃油车的碳化硅颗粒捕集器载体以及光伏、汽车新能源等领域。”该公司董事长胡广说,“在‘双碳’政策背景下,预计碳化硅产品市场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我们正与深圳大学、复旦大学等开展技术合作,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
向绿而行,践行“双碳”理念,大力推进工业节能减排、技改创新,不断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轻合金、低碳绿色铝……走进江苏高卡轻合金有限公司,这里无疑是响水片区工业经济蓬勃发展中的一抹清新亮色。
在汽车吸能盒产品展示区,摆放着各种吸能盒,并对汽车发生碰撞前后的吸能盒形状进行对比展示。“发生碰撞后,吸能盒会被挤压成弹簧状,这要求材料本身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能吸收能量,具有缓冲力。”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李光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和电动化需求,推动铝材强度更高、重量更轻的需求,高卡产品强度可达到420Mpa,国内其他同行业厂家只能达到320Mpa至340Mpa。高卡不仅符合国家标准,还达到世界知名品牌汽车的严苛要求,“因为我们有独到的合金化和热处理工艺。”张李光说,该公司是国内首批通过铝业管理倡议绩效ASI国际标准认证的企业。
传统产业“发新芽” 新兴产业“生强枝”
新质生产力让传统行业在创新升级中实现“蝶变”,也让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在滨海片区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建设现场,各类施工机械来回穿梭,工作人员全力加快发电机组的安装工作。
“该项目作为2024年省重大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今年年底首台机组投产,待2025年4月实现“双投”后,可实现100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将进一步增强区域电网调峰能力。”工程管理部主任朱泽民介绍,当前国内的百万机组项目通常建设工期为“25+3”个月,而该项目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基础上,全力按照“21+3”个月工期推进建设,有望创造同规模项目建设速度全国最快纪录。
位于滨海港零碳产业园内的中科融能科技公司是一家生产固态电池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其生产的固态电池产品主要适用于户用储能、大型储能、工商业储能、电动卡车、电动船舶、电动工程机械等领域。该项目总投资51.39亿元,首批固态电池产品于今年6月份成功下线。走进该企业固态电池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沿着长长的参观通道一路向前,高科技的气息扑面而来,透过生产制造车间的观察窗,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部分生产环节已经实现自动化,各类先进的电池生产智能装备正不断进行交互式作业,整个生产过程井然有序。“自运营以来,公司生产经营状况持续提升,目前已签订大量订单。”制造一部经理郭华瑞自豪地介绍,公司生产的628Ah固态电池是国内首款大容量固态电池,日历寿命达25年,能量密度提升20%以上,度电成本降低30%以上,使得生产的电池产品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