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鱼养殖基地:打造低碳渔业样板工程

发布日期:2024-07-24 09:45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走进位于滨海片区的陶湾海洋牧场陆上冷水鱼养殖试验基地养殖车间,两排白色的圆形鱼池一字排开,清澈见底的鱼池里,一条条冷水鱼在水中怡然畅游。工作人员有的在测试水温,有的在察看鱼苗长势情况,有的在抛撒饲料,一派忙碌景象。

陶湾海洋牧场陆上冷水鱼养殖试验基地是滨海县农旅集团联合中海油江苏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结合LNG冷能资源,依托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技术支撑,规划建设冷水鱼智能化养殖试验与示范基地项目,以期探索LNG冷能资源和海洋渔业的融合发展技术,打造低碳渔业的样板工程。

据悉,基地一期占地约10亩,规划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约600万元。已经建设完成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智能养殖车间1栋,占地1440平方米,新建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2套,有效养殖水体近600立方米,主要放养了大西洋鲑、铁头鳟、鲟鱼、多宝鱼等高端冷水鱼品种,开展生产规模的养殖测试。

如何才能养好冷水鱼?“冷水鱼种对水质、水温等有严格的要求,从鱼苗到成鱼需要经过18个月左右的生长周期,进而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基地技术员姜亚雷一边检查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情况,一边介绍说,“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采用‘一次提水,三级净化’的系统工艺,可根据养殖生产自主设定控制。目前厂区系统都已进入试验养殖阶段,养殖池内水位、溶氧、温度和水体交换量等都和水处理设备一起整合到物联网系统中,实现在线监测和自动控制,大大提高养殖管理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养殖池内我们采用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双管排污系统,可实现稳定可靠的生态净化。”

据了解,目前试验车间的设计年产能可以达到24吨,相较常规养殖模式,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具有节水节地,单位水体养殖产量高,可控性强、受外部环境影响小,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全年生产、全季销售,食品安全与品质保证等优势。同时,高温季节每天利用的冷能相当于节约用电1680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935.4公斤。

目前,陶湾海洋牧场陆上冷水鱼养殖试验基地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我们广泛收集试验生产数据,为后续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科学依据。”滨海县农旅集团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产学研合作,科学带动效益提升,以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推动冷水鱼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滨海资源特色和优势,充分利用区域内丰富的工业余能,致力于打造滨海特色的“工业余能+智慧渔业”的低碳产业板块,努力打造可示范、可复制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发展的滨海模式,提高渔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