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区全力守好生态家底

发布日期:2024-10-23 10:32 来源:大丰区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在黄海湿地广袤的滩涂上,生灵繁衍其间,除了世界上种群数量最多的野生麋鹿,还分布着284种鸟类、24种兽类,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2种,共同勾画出一幅壮观多彩的生态美景图。这是大丰区坚持以生态优先、厚植绿色家底结出的丰硕成果之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丰区坐拥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海岸线长112公里,占全省海域的11%,滩涂面积116万亩,占全省的12%,坐拥世界湿地自然遗产核心区,不仅孕育了麋鹿、珍禽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亚洲东方最大的湿地,被联合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近年来,大丰区牢牢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国之大者”,系统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治理,最大力度保护好生态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厚实支撑。

大丰区严守生态红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空间规划等各类规划编制的基础,发挥其对于国土空间开发的底线作用。先后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优化调整方案》《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在确保生态功能不降、面积不减、性质不变的基础上,把该开发的地方高效利用好、该保护的区域严格保护好,使生态的发展价值可持续地发挥出来。同时,大丰区优化生态空间。将“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作为重要依据,根据生态管控区域的不同分区,实施差别化的管控措施,不同类型红线重叠部分共同管控。高质量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科学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和自然岸线格局,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植物保护等“多规合一”。

蓝天白云下,麋鹿的身影在芦苇荡里若隐若现,自由翱翔的飞鸟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不少白鹭与麋鹿默契为伴,十分悠然自得。巡护人员借助无人机加强对鹿群的巡护和管理,及时监测记录分散的鹿群情况。大丰区抓好生态修复,对珍禽保护区核心区2万亩区域实施“退渔还湿”,在四卯酉实验区3200亩区域开展生境提升模式探索,在川东港南建川养殖区1620亩退养区域开展“生态+农业”创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野鹿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确认为沿海地区首个“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经多年努力,大丰境内的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鸟类的栖息数量比建区时增加了数十倍,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勺嘴鹬等珍稀鸟类每年都来栖息繁衍。

获评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川东港区域获评第二批国家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道)实现全覆盖,先后两年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上受省级肯定……通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大丰区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努力把独特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不断铺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