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新闻发布会

参会人员: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研究室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姚学龙;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顾明东;盐城市科学技术局局长韦向东;盐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袁志亚。
会议时间:2022年1月7日 10:00
会议地点: 盐城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内容简介:近日,盐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全市产业项目招引的实施意见》《盐城市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计划》《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等一系列文件。为权威解读相关政策意见,扩大政策知晓面,推动政策意见落地生根,拟举办盐城市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新闻发布会。
文字实录

姚学龙: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你们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新年伊始,盐城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产业发展大会暨重大项目建设动员会,会上印发了《关于支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全市产业项目招引的实施意见》《盐城市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计划》《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等一系列文件,并对全市园区体制改革、产业项目招引、重点产业链培育、科技创新发展等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盐城市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新闻发布会,请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出台的政策文件。首先,我先介绍一下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同志:

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顾明东先生;

盐城市科学技术局局长韦向东先生;

盐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袁志亚先生。

首先,请市发改委顾明东主任解读《关于支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全市产业项目招引的实施意见》。

顾明东: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看家本领,抢抓国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和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的重大机遇,依托现有基础,切实加大产业项目招引力度,推动全产业链布局,全力实现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盐城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全市产业项目招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首先,我解读一下《关于支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主战场、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近年来,盐城经开区坚持“开放合作标杆、产业发展高地”的目标定位,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持续性明显增强,先后获批中韩(盐城)产业园、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日韩产业合作示范区等重要载体,园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但与先进地区相比,盐城经开区仍存在产业竞争实力不强、科技创新活力不足、开放发展动力不够等问题。“十四五”期间,为着力构建盐城经开区开放发展新机制,不断推动产业体系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实现赶超提供有力支撑,制定出台本《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围绕强化目标定位激励、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体系升级、聚焦财税金融服务、强化发展要素保障等五部分,细化了15条推进举措,构建形成支持盐城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515”政策体系,具有五个方面鲜明特点:

一是强化目标定位激励。明确“十四五”时期盐城经开区重大项目、产业规模、亩均税收、企业上市、外资外贸、高企培育、争先进位等方面发展目标定位,按序时推进的分档给予奖励支持。

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运营管理体系。支持盐城经开区优化内设机构,加快推进扁平化管理和大部制改革,集中精力服务重大项目招引和建设。赋权市级审批事项。支持盐城经开区依法简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力争2022年,确保2023年前,实现市级管理权限依法全部直接下放或委托下放。支持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改革,全力压缩工可、环评和图纸等审批时限,推行容缺预审、告知承诺制等管理方式。强化改革试点探索。支持按程序开展符合其发展方向的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推动在投资许可、便利化改革、金融创新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三是推动产业体系升级。强化产业布局协同。支持盐城经开区加快发展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推动形成共生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重抓产业集群培育。支持盐城经开区打造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先导区,推动率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创建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突出科技创新提升。支持国际一流大学、大院大所等创新机构在盐城经开区布局,探索建立产业创新联盟,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研发中心、创新平台、新型孵化器。

四是聚焦财税金融服务。实行专项资金引导。“十四五”期间,市本级安排财政资金,统筹支持园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育、载体建设。拓展多样性融资渠道。支持区内企业在国内各资本市场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发行融资产品。支持区内银行机构依法合规办理中韩货币互换项下韩元融资和各类海外直贷等创新业务。深化投资基金合作。支持分阶段扩大中韩盐城产业园产业基金规模,吸引大型央企、金融机构、产业资本等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推动重大项目招引落地。

五是强化发展要素保障。支持发展用地保障。支持盐城经开区盘活存量土地,对重大项目用地给予倾斜支持。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深入推进“黄海明珠人才计划”,支持盐城经开区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能耗指标统筹。支持盐城经开区实行能耗指标区域差别化配置,打破行政区划用能限制,对能效水平高、附加值高的重特大项目用能需求优先保障。加强水电气供给统筹。支持盐城经开区加强水、电、气等工程建设。加强文化教育医疗资源统筹。支持盐城经开区结合对韩合作特色,试点设立中韩元素融合的国际艺术培训中心。支持中韩友好医院和国际学校建设。加强政策双向统筹。强化政策的对上争取和市级统筹。

现在,我解读一下《关于支持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市承载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和引领创新创业纵深推进的国家级开发园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是全市重点打造的科创龙头、产业高地、宜居新城。近年来,盐城高新区锚定“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在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创新驱动、扩大对外开放、践行绿色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先后创成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品牌,园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但与先进地区相比,盐城高新区仍存在经济总量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短板。“十四五”时期,为推动盐城高新区跨越赶超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全市产业体系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特制定出台本《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围绕强化目标定位激励、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体系升级、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强化发展要素保障、完善宜居功能配套等六部分,细化了18条推进举措,构建形成支持盐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618”政策体系,主要内容为:

一是强化目标定位激励。明确“十四五”时期盐城高新区重大项目、产业规模、亩均税收、企业上市、外资外贸、高企培育、争先进位等方面发展目标定位,按序时推进的分档给予奖励支持。

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运营管理体系。支持盐城高新区优化内设机构,加快推进扁平化管理和大部制改革,集中精力服务重大项目招引和建设。赋权市级审批事项。依法依规赋予盐城高新区相应的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人才引进、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等市级管理权限,力争2022年,确保2023年前实现市级管理权限依法全部直接下放或委托下放。强化改革试点探索。支持盐城高新区在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体系、加快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建立新业态发展“监管沙盒”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三是推动产业体系升级。促进主导产业发展。支持盐城高新区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积极拓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兴领域。加快“智改数转”步伐。支持盐城高新区打造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先导区,创建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搭建多边合作平台。支持盐城高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先进园区开展合作共建,探索跨区域孵化“飞地模式”。

四是打造创新创业生态。集聚高端科创资源。支持盐城高新区整合全市科创资源,筹建黄海实验室,推动各类研发机构集聚发展。推动协同联动创新。强化盐城高新区与盐南高新区、黄海新区、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基地等协同发展,围绕重点产业组建新型产业创新组织。完善双创服务体系。支持盐城高新区加快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示范基地建设。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支持盐城高新区建设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交易等服务,完善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体系。

五是强化发展要素保障。支持发展用地保障。支持盐城高新区拓展发展空间,对重大项目用地给予倾斜支持。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深入推进“黄海明珠人才计划”,支持盐城高新区搭建人才引培渠道,定向输送各类人才。加强基础指标统筹。给予能耗、排污、燃气供给等方面的保障。加强财政金融支持。给予盐城高新区财政资金、产业基金、投资平台等方面扶持。加强政策双向统筹。强化政策的对上争取和市级统筹。

六是完善宜居功能配套。深化产城融合建设。加快盐都新城建设,推动完善科创载体、商务楼宇、标准厂房、人才公寓、高端住宅等功能配套。提升医疗教育水平。支持盐城高新区加快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和品牌教育资源。优化交通路网结构。进一步畅通盐城高新区与市区交通联络。

下一阶段,围绕国家级盐城经济开发区、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方面,我市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集中发力:

一是创新发展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支持开发园区建设、推动全面创新改革、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等政策文件,加快各项改革举措在盐城高新区落地落实,更好激发园区创新创业创造动力。

二是加强统筹推进。围绕《实施意见》明确的盐城高新区各项发展目标,细化制定年度任务。迅速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协调推进机制,排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各项举措高质推进、取得实效。

三是做好政策配套。推动市各有关部门加快制订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支持各地参照《实施意见》内容出台相关政策,集聚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支持重点开发园区发展。

现在,我向大家解读一下《关于加强全市产业项目招引的实施意见》。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产业强市战略,大力培育汽车、钢铁、新能源、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SK动力电池、润阳光伏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集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意识到,当前全市产业发展规模不大、重大项目数量不多、资源要素约束趋紧等问题仍很突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维,聚力重大项目突破,建强现代产业体系,在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我委牵头起草并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产业项目招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我市产业项目招引的短板弱项,精准提出系列对策举措,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意见》共分为十个方面:

一是浓厚招商引资氛围,对全市招商力量集成、重点活动组织、舆论宣传引导提出明确要求,着重强调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招商,相关园区、部门主责招商,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

二是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按照1亿元、10亿元、30亿元、50亿元、100亿元5个规模层次,分别下达各板块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其中,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基地、黄海新区两个战略空间以及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城高新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园区要在100亿元以上项目招引上勇挑重担。

三是细化产业招商方向,引导各板块重点围绕3个左右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业聚焦2-3个细分领域,强化链式招商。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韩国、日本、欧美等地区的对接,瞄准产业链核心环节、薄弱环节和缺失环节,着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增加值率高、能耗水平先进的重大项目。

四是优化招商管理机制,为避免各板块招商引资“内卷”,《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两大机制。一是联合评审机制,对拟招引落户的5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由市分管领导牵头组织联合评审,严把项目准入关口;二是利益分享机制,对本地无法承载或不符合当地产业功能定位的项目,鼓励跨区域流动,由项目首谈引进地和注册落户地在税收和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成果统计等方面实行分享。同时,要围绕23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

五是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将土地、能耗、排放、资金等要素优先向重大项目倾斜,全力服务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其中,市级层面每年预留不少于年度计划20%的土地资源,用于保障符合产业定位的重特大项目。

六是建强专业招商队伍,提出各板块要配强专业招商力量、提升招商专业能力、建立招商人员激励机制。其中,要加快建立招商人员激励机制,实行专业化招商人员年薪制,对实绩突出的优秀招商人员实行高薪激励;每年组织全市招商能手考核评比,对成绩显著的,分别颁发金牌、银牌、铜牌奖章;特别优秀的,可优先提拔使用或解决编制。

七是提升园区载体功能,提出要加快园区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设施配套、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园区的高端要素集聚和重大项目承载能级。重点要逐步剥离开发园区社会事务职能,保障园区集中精力和资源服务重大项目招引和建设。

八是注重营商环境打造,提出要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对省市重大项目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信用承诺预审和联合审批制度,缩短各项手续办理时限;持续开展为企业服务活动,切实发扬“店小二”精神。

九是加强项目督查考核,建立“单月观摩、双月会办、季度开工”的项目推进机制,单月组织全市高质量发展项目观摩活动,双月提请市领导听取各板块产业培育和省市重大项目推进情况,每季度举办1-2次3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活动,持续造浓比学赶超、进位争先的项目建设浓厚氛围。研究制定重大项目认定标准和考核细则,将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排放等指标纳入质效评价体系,形成“以质效论英雄”的工作导向。

十是增强招商工作合力,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联动、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大全市招商统筹力度。《意见》提出,要成立全市产业招商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牵头、分管工业副市长具体负责,统筹做好全市产业项目招引工作。

此外,为确保《意见》更具操作性,我们补充了“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认定标准和程序”“盐城市招商引资项目利益分享实施细则”“加强全市产业项目招引的重点任务清单”三个附件。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意见》提出的10个方面28条重点任务,会同各板块各部门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相关政策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姚学龙:感谢顾主任。现在,请市科技局韦向东局长解读《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

韦向东: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对科技创新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为了适应新形势,推动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创新发展,我市依据国家、省最新科技创新政策,对标长三角27座城市科技创新情况,在多次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以下简称《激励政策》)。

该《激励政策》共七章二十条,在具体内容安排上,具有明显的特点: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建立市级科技项目体系,加强前期引导。主要面向我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制约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社会发展、科技安全等专项,逐步推行“揭榜挂帅”方式遴选项目。

二是强化对创新主体的支持。近年来,我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取得明显成效,高企数量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但青黄不接、持续增长乏力问题正在显现。《激励政策》不但在面上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对企业研发给予奖励,同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标杆企业给予大力支持,旨在打造充满创新活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群体。

三是强化对科创平台载体的支持。我市创新平台载体总体上数量不多、层次不高,缺少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综合平台,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激励政策》中明确加大高能级载体平台建设支持力度,力争尽快取得新的突破。同时,在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强化创新创业孵化全链条建设等方面都作了政策安排。

四是强化对园区创新发展的支持。我市不论高新区还是工业园区,都存在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的问题。《激励政策》明确鼓励各类园区创建国家和省高新区,引导全市各级各类园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现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五是强化对科技协同创新的支持。科教资源薄弱是我市创新发展的一个短板,而坚持协同创新正是克服这一短板重要手段。在《激励政策》中,明确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国(境)内外科技合作交流等产学研活动;对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补助等等。同时,针对我市实际情况,鼓励域外科创中心建设,支持各地到创新资源丰富地区通过购买、租赁、合作建设等方式建设域外科创中心和离岸孵化器。

六是强化对科技服务的支持。科技服务业也是我市发展的一个弱项,《激励政策》特别针对科技金融服务短板,加大对国内外知名基金管理机构招引力度,对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机构在我市的投资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对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内企业首次获得市场化股权投资的给予奖励,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快速成长。

七是强化全社会创新氛围的营造。支持我市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参加国家、省创新创业大赛,继续组织市级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对大赛获奖项目给予奖励。对获得国家、省科学技术奖给予配套奖励,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深厚氛围。

下一阶段,我市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是强化政策宣传。组织政策宣传小分队,深入园区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将最新的科技政策及时送到创新一线,切实提高《激励政策》基层知晓率。二是制定实施细则。市科技局将会同市财政局抓紧研究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奖励兑现具体要求、程序步骤。制定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引导项目组织实施的程序和要求。三是加强统筹推进。建立与发改、工信、税务等多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共同推进激励政策的落实。鼓励各地参照《激励政策》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形成上下协同推进科技创新的合力。全面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分类指导推进工作。对不需要申报材料的项目,落实科研信用承诺制,采用免申报方式兑现。对申报类项目,简化流程、规范管理、强化监督,确保政策落实扎实到位。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姚学龙:感谢韦局长。现在,请市工信局袁志亚副局长解读《盐城市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计划》。

袁志亚: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盐城市工信局,对各位媒体朋友莅临发布会现场,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一直关心、关注和支持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工业经济是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产业链培育是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的龙头性、关键性工程,是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的前提性和基础性工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我市产业链发展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我市编制了《盐城市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聚力打造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5条规模较大、龙头突出的地标性产业链,着力发展车联网、石油机械、化学药、粮油果蔬加工等8条发展特色显著、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链,培育突破光电显示、集成电路等10条市场发展前景较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潜力产业链,形成“5+8+10”产业链梯次培育格局,进一步串联关键环节,补齐薄弱环节,强化优势环节,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布局、做高产业能级、做强产业竞争力,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建设“强富美高”新盐城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本次《行动计划》基于盐城当前产业链创链、建链、补链的实际,确定我市重点产业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一是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培育产业链的基本条件。2021年23条产业链预计实现开票销售超3000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近50%。不锈钢产业链2021年开票销售超千亿元,规模总量位列全国第三位。晶硅光伏产业规模从2014年的2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70亿元,是省内光伏产业发展最快、集聚度最高的地区。动力电池产业链方面,SKI、比亚迪、蜂巢等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先后落户我市,已建成产能30GWh、在建和签约产能106GWh、规划产能50GWh,2025年有望突破200GWh。

二是有一定产业实力,拥有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风电装备产业链引进培育了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一批领军企业,风电装机量和发电量全省第一。车联网产业链方面,盐城中汽汽车试验场是亚洲面积最大、设施最全、技术指标最先进的第三方汽车试验场;华人运通首款全球可进化超跑SUV高合2021年交付超4000辆,成为50万元以上豪华电动车品牌头部企业。印制电路板产业链拥有维信电子、博敏电子、贺鸿电子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维信电子柔性线路板产值全球前三、国内第一。

三是集聚效应较好,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协同发展能力。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业、石油机械产业等作为我市本土传统特色产业,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产业特色鲜明、关联度较大。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业链基本涵盖了上游研发设计,中游设备制造、工程建设,下游运维管理等环节,阜宁环保滤料产业园是全国最大的环保滤料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三分之一。石油机械产业链已形成从铸锻到石油钻机、抽油机、采油树的链条,建湖县被认定全国唯一的县级“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

四是发展潜力较大,具有较强的市场增量空间。5G、大数据+、智能视听等10个产业链虽然我市还处在培育期,但市场前景好、增长空间很大。如5G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细分领域,有近万亿的市场规模;随着双摄、四摄手机镜头普及,智能汽车及智能安防对视听的需求提升,智能视听产业具有广阔市场前景,有超过2000亿元市场规模。

《行动计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时间跨度为2022-2025年,明确了重点产业链培育发展目标,即:围绕规模实力、创新能力、数字智造、品牌影响力四个方面,力争通过四年培育,到2025年,23条产业链全部超百亿元,总体规模超8000亿元。不锈钢、晶硅光伏、动力电池3条产业链超千亿级,风电装备、精密结构件2条产业链超500亿。引进和培育一批头部企业,晶硅光伏、风电装备力争60%的头部企业落户盐城,电池片、组件出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10%,动力电池产能突破200GWh。培育一批地标性产业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全国高品质不锈钢制品生产制造基地、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家级环保装备产业基地、长三角北翼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重点任务概括为:“一机制四行动”,“一机制”是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产业链制度和产业链专班制度,高位推进产业链培育工作。每条产业链明确一个挂钩联系市领导,制定一批扶持政策,梳理一批产业链“链主”、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绘制一条产业链图谱,建立一张产业链招商清单,落实一批产业链发展载体,培育一批创新平台,建立一批产业链专业化专家智库,形成产业链工作全方位推进保障机制。“四行动”是实施产业链企业培育、招商引智、协同创新提升、能力升级等行动,具体包括产业链企业梯队培育、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重大项目引领发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创新服务引智招商、加快研发机构布局、促进企业技术协同攻关、提升产业链智能化水平、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工程、打造协同发展载体等10个方面。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保障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将市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调整为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解决产业链培育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具体负责产业链培育的组织推进。

二是建立工作制度。发挥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产业链制度和产业链工作专班协调机制作用,统筹调度各种资源,协调推进产业链发展工作计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重大事项。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2022年市级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2亿元重点支持产业链培育发展。引导产业基金加强对23条产业链的投资支持力度,形成政策支持合力,促进产业链和政策链相互支撑。

四是加强要素保障。创新金融支持模式,重点保障产业链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加强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引培活动,努力构建产业链人才优势。强化技术支撑,培育引进公共服务机构,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

五是构建支撑体系。各产业链工作专班由牵头部门主要领导负责,建立“一条产业链、一位部门领导、一个牵头处室、一套工作方案”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市级部门协同、条线上下协作、各类机构协力的日常支撑服务机制。

六是强化考核引导。将产业链培育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市各有关部门的高质量考核体系。深入总结市领导联系挂钩重点产业链、产业链工作等的典型做法和经验,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姚学龙:感谢袁局长。

各位媒体朋友,刚才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向大家解读了鼓励招商引资、园区载体、产业培育、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内容非常丰富,重点十分突出,而且有很多创新的政策举措和工作举措,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聚力重大项目突破、建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在此,我们也真诚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政策的宣传解读,加强对政策落地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同时加大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情况的宣传报道,在全社会造浓项目招引建设氛围,共同推进产业强市建设,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谱写“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强劲动力!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新闻发布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