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任务,加快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城市,近日我市出台《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盐城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淮河生态经济带有关专项规划及行动计划的编制要求,我市《行动计划》的篇章结构、目标任务与国家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并突出盐城重点。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初排了盐城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事项以及国家级试点示范,明确了2019-2021年三年建设目标及责任单位。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体要求。构建“一带一区一轴”总体格局,推进“两海两绿”路径,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开放带动,坚持协同推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打造东部沿海发展质量高、活力强的蓝色增长极,建成“一带一路”开放的节点城市、河海联动开发的引领区域,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到2035年,建成经济更加发达、社会更加和谐、文化更加繁荣、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的沿海中心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打造绿色生态廊道。这部分提出建设沿淮生态屏障、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建设环境保护机制等五项任务。重点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打造沿海滩涂湿地生态走廊;严格实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质目标刚性约束,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科学合理利用河湖岸线资源;强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推进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加强水污染防治,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三、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这部分提出打造畅通高效淮河水道、健全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现代化信息网络等四项任务。重点建设通江达海的航道网络,加快推进淮河出海二级航道、滨海港直连工程建设,促进港口合理布局,加快滨海港区30万吨级深水码头航道进程,建成河海联动集装箱运输体系;推进沿淮铁路建设,优化公路运输网络,完善航空运输网络,合理布局管道运输网络,完善交通集疏运系统;加快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网络建设。
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部分提出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与承接等五项任务。重点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打造沿淮汽车产业走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协同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加快发展壮大新动能,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促进旅游业联动发展;促进产业集中布局,创新产业承接模式,依托滨海港工业园区,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进宝武钢铁、金光集团、国家电投、中海油等重特大项目建设,打造全国特大项目集中区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样板。
五、统筹城乡发展。这部分提出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加大精准扶贫脱贫力度等三项任务。重点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盐城沿海中心城市和淮河区域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组团发展,引导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健康发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力推进产业扶贫。
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这部分提出共同打造健康淮河、联手建设人才高地、加强文化传承保护和完善社会治理体制等四项任务。重点推动流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共同开发人力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强化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
七、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这部分提出加快开放平台建设、拓展国际经贸合作等两项任务。重点加快推进滨海港工业园区、中韩(盐城)产业园等开放平台创新升级,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河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八、保障措施。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行动计划》明确了四个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建立推进机制;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四是严格督查考核,加强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事项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开展实施情况评估和绩效评价考核。本计划实施中涉及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要事项按规定程序报批。